最近讀了這篇文,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我一直覺得很奇怪,為什麼中國來的黑心食品這麼多,而且用的手段都非常可怕?不是那種加漂白劑或染色那種常見方法,而是用一些會致命的化學藥劑?台灣在發展經濟時,還是開發中國家時期,也曾經出現不肖業者為了賺錢,製造了泯滅天良的黑心商品,但是都是零星個案,而中國呢?卻是業界大廠集體帶頭,這一點讓我非常疑惑。難道跟他們沒有人權概念有關?
假圖這篇中國觀察有精闢的見解,中國黑心商品頻傳的原因,其實是社會制度面的,我覺得非常有道理,很希望大家撥冗看看。
思考一下,有如此惡意又地緣親近的惡鄰居,我們應該用什麼態度以對?
原文出處如下,作者有圖解說明,非常用心解說,你們可以點進去看。
假圖天國【中國觀察】圖解中國黑心商品頻傳的原因
如果懶得連結,轉貼文如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國毒奶粉事件在這幾日可說是越演越烈。本來在這之前,中國黑心商品出現問題的新聞就時有所聞,而且也可以知道的是,毒奶粉事件也決對不會是最後一件。那為什麼中國有毒黑心商品會如果大規模的層出不窮,這當然不僅僅是因為商人的利益熏心,更有其根本的制度性原因,造成中國黑心商品的層出不窮。再加上中國的吏治腐敗與官商勾結導致的食品安全監督機制形同虛設,更是讓整個問題雪上加霜。中國黑心商品的產生可以說是有其制度上的「中國特色」。
中國一直到今天仍然採用戶口二元制,也就是將中國人區分為城市戶口與農村戶口。這種二元化的戶口制度與一般正常國家人民有居住遷徙的自由完全不同。中國百姓是不能隨易地更換自己的戶口。由農村戶口轉城市戶口極難、由城市戶口轉農村戶口也不容易。關鍵就在於中國用這樣的戶口制度限制農村的戶口大量的擁進城市。即使在中國走向改革開放後,城市需要大量勞工,中國亦只開放這些勞工在務工期間暫住在城市裡,進城的勞工必需要每年繳費並辦理「暫住證」,同時這些入城的勞工享受不到城市戶口擁有的醫療保險與教育補助。許多大城市更以管控暫住證的發放,控制入城的勞工數。而沒有暫住證入城的勞工被查到,輕則重罰,拘留至繳清罰款外,在嚴打或特殊的期間裡,甚至會直接遣反回原籍。
中國採用這麼嚴厲的戶口制度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保障都市的繁榮。中國將全國經濟發展的成果投注在幾個重點都市中,讓這些都市快速發展,以作為改革開放後的展示櫥窗。其實若以中國的經濟發展情況除以13億人,這些城市戶口是沒有資格過這種相對較富裕的生活。城市戶口擁有的醫療資源、社會保險與教育補助其實都來自於掠取全國發展成果的資源。而這樣的不公平分配,讓中國的農村戶口一直處在貧困或極端貧困的處境中,並且飽受城市戶口的歧視。從最簡單的例子來說,農村戶口進入城市工作,子女到了入學年齡卻無法享有與城市戶口一樣的教育資源。因為城市戶口的子女享有大都市的教育補助,而農村戶口是沒有的。農村戶口勞工的子女想在城市入學,若不是繳交一筆龐大的擇校費,就是只能去唸專門為農村戶口子女開設的「民工班」。城市裡學校設置的民工班,就是學校什麼教學資源都不給、什麼都沒有、並飽受校方歧視的貧困班級。
中國政府利用戶口二元制來阻止貧困的農村戶口大量進入城市。確保幾個重點櫥窗城市的光鮮亮麗。
但是這樣的戶口二元制除了讓中國的少數城市地區看起來像進步國家的城市外,廣大的農村地區卻還是如同第三世界一樣。在中國的各種民生必需品廠商面臨這樣的情況時,為了儘可能佔據市場,多半只好採取雙軌制的生產銷售模式。也就是同時推出正常價位與極低價的品牌,正常價位的商品主攻城市地區的市場,而極低價的商品則主攻貧困的農村地區。但是問題在於極低價的商品因為售價已經非常低,為了再壓低生產成本獲得一定的利潤,於是這種極低售價的產品只好採用各種最次等的原料或最差的生產方法,甚至用偷雞摸狗的方式添加各種化學藥品以增加利潤。這樣的情況在中國是業界公開的秘密,如此次在牛奶中添加俗稱「蛋白精」的三聚氰胺有毒化學藥品,為的就是因為收購來的牛奶,已經兌了太多的水以增加產量,產品通不過蛋白質含量檢驗,於是在已經被水大量稀釋的牛奶中添加可以騙過檢測蛋白質儀器的三聚氰胺,並且添加人工香料後出售。最後甚至連奶粉產品也如法炮製。高達22家的廠商都採用一樣的做法,說明這是一個中國牛奶業界普遍的作法。若不是三鹿集團下手太狠,一次添加太多,直接鬧出多起人命。恐怕這個情況會不斷繼續下去。
許多利益薰心的中國廠商,在發現使用這種黑心製程所製造的產品成本極低,且與正常價位生產的商品在外觀上相差無幾後,就常用魚目混珠的方式,改換包裝,將原本應該銷往農村地區的極低價商品,以正常價位賣到城市地區。由於中國普遍的吏治敗壞,這樣的行為常常在各地質量監督單位的包庇下,幾乎成為業界的公開秘密。最後在有暴利可圖下,甚至開始出口到世界各地。但是在國外的食品安全檢查機制往往較為嚴格與周全下,就出現了不斷檢測出中國黑心產品的情況。可以這麼說,中國黑心產品的出現與它國的情況是不同的,中國的黑心產品層出不窮是有其社會制度面的原因,遠遠不止是少數幾個黑心廠商的個案事件。
每一個國家總有一些不肖的廠商生產劣質有害產品以賺取暴利,這本亦無可諱言。有時就算有良心的廠商在面臨人為疏忽或原料問題而不小心讓自家產品出現瑕疪亦所在多有。但是多數國家的態度都是以盡量嚴格把關,希望將這樣的事情降到最低。但是中國的問題在於,黑心產品是一個制度面下的現象,中國政府明知這樣的情況,但是為了餵飽相對窮困九億農村戶口,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放任商廠以極低的生產成本,生產這些的極低價產品。而吏治的腐敗則讓這些黑心產品有太多的管道可以流入城市地區、並且在改換包裝後大量出口以賺取暴利。也因此開放中國的產品進口風險遠遠大於從其它國家進口。目前台灣對於的中國商品,特別是食品這一項,仍然與對它國一樣,採用隨機抽檢5%的方式進行把關。但是在這樣的情況,以5%隨機抽檢來自紐西蘭的農產品、日本的進口食品,與以5%隨機抽檢來自中國的食品,其安全性是一樣的嗎?明知這些東西來自超高危險地區,卻無力阻止其進口,亦無力逐批進行檢驗。只能鄉愿的認為生產國已經盡了把關之責。這無異是將國民的健康送上斷頭台。
在本篇文章完稿時,最新的新聞消息報導台灣某知名練乳品牌,亦遭到中國毒奶粉的污染。今年夏天恐怕許多人都有吃過不少消暑冰品,正在看文章的你現在腎臟裡大概也有著三聚氰胺的殘留,快去多倒幾杯水喝,順便祈禱一下自己不會有事。如果台灣政府簽了CEPA,會有更多的黑心商品長驅直入,到時候請自己自求多福吧。
[轉貼]一個中國奶業工人的實話
真實案例看三鹿奶粉背後的KB的行業潛規則
目前鬧得沸沸揚揚的三鹿奶粉事件,作為一個可能的知情者和懂點化學的人,我也來談談我的觀點:
1、 媒體也好,廠家也好,國*家質量監督也好,還是在忽悠大家,為什麼我敢這麼說,因為三聚氰氨根本不可能直接加入牛奶中,三聚氰氨的市場售價並不低,奶農不可能不計成本的提高濃度,其次,三聚氰氨水溶性較差,要想完全溶於牛奶比較麻煩;那為什麼媒體,廠家,國*家質量監督要異口同聲的說是不法之徒加入了三聚氰氨,其實就是為為了掩蓋一個更可怕的問題,那就是加入的其他毒性更大的東西,說穿了就是尿素,尿素作為一種便宜的農家化肥,真是經濟實惠的“好添加劑 ”。
2、為什麼要加尿素,因為各乳品公司收購鮮奶,測試的標準主要是奶的蛋白質含量,說穿了就是氮的含量,尿素作為一種最普遍的氮肥,由於它獨特的分子結構,記得好象是兩個氮分子配個什麼我忘了,氮的含量當然高了,混入奶中,提高氮濃度,價格自然也賣得高了;
3、尿素怎麼轉化為三聚氰氨的,很簡單,奶粉的生產過程就是將鮮奶放在封閉的環境高溫環境下,然後採取噴霧的方式直接轉化成粉狀就成了奶粉,而尿素在高溫下會產生變化,生成三聚氰氨,OK,有毒的奶粉就這樣生成了。
最後,我在談談我怎麼知道這些內幕的,前幾年,是01年還是02年,我記不太清楚了,在辦理一件帶B社會性質的案件時,他們主要罪狀之一就是把持我市某區的牛奶收購市場,長期以次沖好,我們在辦案中就瞭解到,他們在牛奶中加入尿素、少量食用油,然後加大量水(良心好的加自來水,不好的就直接加池塘或者田裏的水),最後用專用的攪拌機進行攪拌,一批蛋白質濃度高的鮮奶誕生了,但最後幾個犯罪分子都翻供,說他們這種做法是普遍的,並不是他們發明的,後來我們專門去天友瞭解,確實如此,他們對牛奶收購中出現的這些問題根本沒有比較有效的檢測措施或者是因為收購站點太多,沒有精力和金錢來負擔這麼大的檢測開銷,所以對廣大奶農的行為基本採取的是默認的態度,而且據在天友的瞭解,這種現象在全國的乳製品行業是普遍的,只要存在向奶農收購牛奶,就普遍存在次類現象,所以三鹿事件的發生就是必然的,而且這次三鹿出了事,全國其他所有乳製品企業都保持沈默,沒有一家跳出來指責,什麼原因大家看了我的帖應該心裏有數了吧,最後弱弱的問大家一句,這樣的牛奶你們敢喝嗎?大家好!這幾天出現的“毒奶粉”事件和前幾年的“孔雀石綠”和“蘇丹紅”、“吊白塊”等事件一樣,震國內外。如果您和您的家人不慎誤食含有“三聚氰氨”的奶粉,可以多食用些黑木耳。黑木耳對腎結石有強烈的效果,可以把腎結石剝落、溶解並排出體外。一般食用量是已經發好的黑木耳一次50克(兒童)至150克(成人),一般一天一次或兩天一次。
不很確定這資訊是否正確,只是覺得這樣的生活真的令人恐懼.....
匿名 提到...
2008年9月24日 凌晨3:35
握的天
還真的是為了賺錢,什麼手段都使得
只是
我更好奇是否尿素可以簡單的由高溫轉為
三聚氰氨?
匿名 提到...
2008年9月24日 上午10:46
**from 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8%89%E8%81%9A%E6%B0%B0%E8%83%BA&variant=zh-tw
三聚氰胺最早被李比希於1834年合成,早期合成使用雙氰胺法:由電石(CaC2)製備氰胺化鈣(Ca(CN)2),氰胺化鈣水解後二聚生成雙氰胺,再加熱分解製備三聚氰胺。
目前因為電石的高成本,雙氰胺法已被淘汰。工業合成主要使用尿素為原料,在加熱和一定壓力條件下:
6 (NH2)2CO → C3H6N6 + 6 NH3 + 3 CO2
按照反應條件不同,三聚氰胺合成工藝又可分為高壓法(7-10MPa,370-450℃,液相)、低壓法(0.5-1MPa,380-440℃,液相)和常壓法(<0.3MPa,390℃,氣相)三類。
匿名 提到...
2008年9月26日 中午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