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說,剛接到Sylvia托付的『藍天白雲』畫作時,是有點不知所措;不敢說是大材小用,但向來都是以稍微複雜的主題作畫的在下我,遇到這麼純粹而簡潔的意象倒是第一次。經過我曲折的腦袋分析後,覺得越是簡單、抽象的題目,越是需要好好琢磨,依慣例先自我催眠一番,幻想自己可以畫出隨意『一抬頭就有一片天空』的爽朗感覺,不適合過於慎重,當然也不適合太寫實....說了這麼多廢話,到底,『寫意』還是我的死穴啦,不然早就創作出人人喜愛的印象派大作品。
雖然當初是懷抱著雄心壯志要好好揮灑這幅天空的,相較於其他主題,它還是容易會讓人分散注意力的;不論是筱玲娘娘要的紅衣小男孩,還是京都石階上的藝妓姑娘,總是花費我比較多心思,複雜的程度也是很磨人。當自我受限混亂傷神,無法突破障礙之時,藍天白雲反而成為調劑的作品,本來就想隨意,那就放膽塗抹吧,再怎樣不過就是幾片雲,用顏色去營造光線的氛圍,索性拿起大號的畫筆,豪邁地沾滿了顏料,大辣辣地塗抹上去;這幅畫,竟然成了我壓力釋放的管道。
就像我最愛的拉赫曼尼諾夫的第二號鋼琴協奏曲般,撫慰我煩躁的情緒,那股安定的力量,直達我的內心深處。
一開始完全是衝著日劇交響情人夢,買了EMI的大補帖,聽著聽著,某一天突然發現,第二號鋼琴協奏曲怎麼這麼美好?讓我幾度眩然欲泣,渾身起雞皮疙瘩。
仔細研究,這個鋼琴協奏曲的背後有一個感人的由來。據說這個曲子是獻給拉赫曼尼諾夫的精神科醫師尼可萊.達爾的作品。拉赫曼尼諾夫發表第一號交響樂失敗後,受到許多嚴厲無情的批判,自視甚高的他從此一厥不振,精神狀態極度不穩定,無法再寫出任何一個音符。然而,在達爾先生的用心治療下,拉赫曼尼諾夫終於重新建立自信心,創作靈感也源源不絕出現;因為達爾的幫忙,成就了一代鋼琴大師的音樂生涯。如此真性情的作品,難怪在繪畫時,感官特別敏銳的當下,常常會有『捶心肝』的感覺,鏗鏘的鋼琴聲彷彿在訴說著內心的情感,覺得濫情,但是卻不會刺激到想毀掉畫布;這情感的流洩正好可以釋放我不能隨心所欲的苦悶。所以,只要是稍有感到煩躁,就是第二號鋼琴協奏曲出場的時刻。
雖然,音樂家難免會是個情感過於豐富的神經病,拉赫曼尼諾夫無疑是個嚴肅陰沈的傢伙,在我聽來,第二號鋼琴協奏曲絕對是個振奮人心陽光的作品。
第一樂章的嚴肅平板,出場的鋼聲琴模仿鐘聲,漸漸增強的聲音,震撼著我的耳膜,管弦樂低沈的華麗出場,一開始就氣勢不凡,帶出悲傷的氣習,莫非就是他受盡折磨心靈的寫照?鋼琴的旋律始終浪漫溫柔,不疾不徐地訴說著他的煩惱。但是內心的狂暴還是大興旗鼓,管弦樂還是怒吼了起來,鋼琴也跟著起舞。第一樂章始終以澎湃開始,磅礡結尾。
第二樂章是持續的慢板,不斷以鋼琴的柔美、浪漫抒情的曲調淹沒我。有種小船在平靜的河流上緩緩滑行的錯覺,但周遭的景色不見得都是美麗的,有時候也還是隱藏有淡淡的哀傷,但是甜美出現的頻率還是高些。清晰沈重的鋼琴聲還是在告白著自己的情感。不同的是,漸漸有明朗的跡象,變得溫暖了起來。這個真情告白有種柳暗花明的詩意。
第三樂章是詼諧的快板,多了活潑樂觀的氣氛。是充滿東方色彩的旋律,小船變大船,彷彿開始駛向大海,轉向燦爛美好的康莊大道(有點像天方夜譚)。我很驚訝於主旋律的變奏,經過豎笛的合奏,竟然有種明亮帶東方意味。橫笛聲悠悠,很像鳥鳴聲,這個我覺得很有趣。
由於古典音樂聽的太少,近年來多接觸後,像是柴可夫斯基與拉赫慢尼諾夫等天才俄國音樂家,都是我們驚喜的發現。他們的作品或多或少,都帶有東方味道。也因為巡者系列小說,我們開始對橫跨歐洲與亞洲,北方的那一塊屬於舊蘇聯版圖的國家感到好奇,他們有歐洲人的外表卻有東方的哲思,真的很特別。
真的耶!西方人的外表,東方人的哲思...想想那一塊冰天雪地還真出了不少人才。
我喜歡你船行的比喻,很貼切地形容了這一段音樂所營造的氣氛的轉變。
因為你的大力推薦,我也成為二號的粉絲,感恩!
匿名 提到...
2009年3月7日 上午11:05
家裡那一張古典樂EMI精選
我最喜歡的就是拉赫曼尼諾夫的第二號鋼琴協奏曲喔
以前寫文章
還會把“拉赫曼尼諾夫第二號鋼琴協奏曲“這個“詞“
當成一種氛圍的創造在使用
從高三唸書開始我就愛reapt那張cd
歷經大黃蜂卡門還有巴哈鯨魚唱歌的G弦之歌
我最愛的還是拉赫曼尼諾夫第二號鋼琴協奏曲
好像聽了一整張的釋放就為了等候那最後的撫慰
電影“似曾相識“因為用了它當貫串始終的主旋律
也成為打動我的影片
真的很棒
希望宜軒姑娘跟哥哥平安順心
都能感受自己屬於靈魂的喜悅
匿名 提到...
2009年3月27日 上午10:50